芙蓉区图书馆新馆:提高服务质效 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写道,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要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自2021年12月20日恢复开放试运行以来,芙蓉区图书馆积极优化基础服务工作,提升服务效能,以丰富的文献资源、舒适的阅读环境、多彩的读书活动吸引了大量读者来馆阅读打卡,获得读者和媒体一致好评,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化建设走深走实。
多元化文献资源满足读者需求
为确保图书馆采购的新书更贴合读者的实际需求,芙蓉区图书馆利用总分馆系统图书借阅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采取现采加精选书单的方式共采购新书322130册,征订报纸期刊780种。采购QQ阅读、懒人畅听、超星阅读、龙源期刊等电子文献资源库,包含数字图书、有声读物、名师讲座、在线期刊等各类电子资源资源20余万种,让读者随时随地都能免费使用图书馆资源。自建的地方文献数字资源专题库上线使用,分为红色文化、汉楚文化、稻作文化、龙舟文化、老街巷文化等五大主题,采用数字化地方文献、微专题视频、有声资源、VR全景图和照片等类型数据进行建设,对芙蓉区地方特色文化进行多维度展示,极大丰富了芙蓉区图书馆地方文献专题库的资源内容,成为市民了解芙蓉区域文化的平台和窗口。
现代化智能技术提升服务效率
芙蓉区图书馆已配置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电子书瀑布流、报刊阅读机、朗读亭等现代化自助服务设备设施,尤其是图书分拣系统,能够通过识别图书关联的芯片数据,根据馆藏地点的设置将图书分捡到相应的还书箱中,工作人员就可直接将分拣好的图书运送至各阅览室上架,极大缓解了馆内人员不足的压力,缩减了图书还回至上架的时间周期,促进图书的快速流通,提升了服务效率。
依托馆内微信公众号平台,搭建在线阅读、微服务大厅、活动报名、总分馆地图等栏目,连通了馆内电子资源机上的数字资源和总分馆图书管理系统服务数据。通过微信公众号,读者可免费获取馆内数字资源,实现自助办证、图书查询、图书续借、活动报名等线上服务,及时了解全市总分馆分布及开放情况,为读者带来了高效便捷、新颖有趣的数字化自助服务体验。截至目前,芙蓉区图书馆共接待读者40万余人次,新办借书证16983张,图书流通量631941册次。
立体化阅读活动品牌激发书香魅力
新馆建成后,芙蓉区图书馆着力加强阅读活动品牌建设,深入开展“书香芙蓉”全民阅读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全年组织各类培训、讲座、展览、阅读活动400余场次,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包括“翰墨飘香 迎春送福”、“书香闹元宵 读书猜灯谜”、虎年生肖儿童虎艺作品展、“书香芙蓉‘粽’享猜书”等,让读者在活动中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4?23世界读书日之际,开展“书香芙蓉 阅见美好”系列活动,推出你的BOOK我买单、图书馆寻宝、唐诗书画展、图书馆奇妙夜等10大主题活动,创建了“泡芙”公益课、“沐蓉”亲子读书会、创客孵化营等自有活动品牌。活动启动式上,芙蓉区图书馆为馆校共建联盟单位芙蓉区实验小学、大同古汉城小学、育英西垅小学、马坡岭小学四所学校进行了授牌,在全区中小学中开启“青苗计划——阅读,一个都不能少”馆校共建服务序幕。5月28日,图书馆奇妙夜活动吸引了40组体验家庭、25组夜宿家庭共同参与,大家以集体说唱的方式芙蓉区图书馆新馆打Call,在图书馆搭帐篷夜读,与书共眠让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成为成长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寒暑假期间,开展“书香假期 芙图相伴”系列活动,为中小学生提供“观书海”、“阅天下?青苗在旅途”、“小小图书管理员”等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孩子们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再配以“阅时光?冬日好读书”、虎年共绘、手工创意搭建、湖湘自然科普课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孩子爱上图书馆。联合长沙市图书馆、岳麓区图书馆共同开展“传承文化新意 筑梦美丽乡村”创战计第四届星城创客大赛,在隆平小镇进行创客研学,共吸引20个小组参赛。
制度化体系建设助力城乡一体发展
芙蓉区图书馆对辖区内乡村图书室进实地摸底调研,制定《芙蓉区进一步加强乡村图书馆(室)建设实施方案》,针对全区现有的东屯村、杉木村、张公岭村、西龙村、东湖村5个村级图书馆(室)现有条件,计划分期分批按照市里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行新建或改扩建提质。今年重点新建东屯村自助图书分馆,并将张公岭村、西龙村原图书馆提质为自助图书分馆,到“十四五”末,实现全区乡村图书馆(室)全覆盖,“服务空间、服务功能、服务内容”全面升级。纳入2022年新建提质的东屯村、张公岭村、西龙村自助图书分馆建设经费,原则上由区文旅体局从上级争资中平均按15万元每个进行统筹保障,分两次拨付,第一次每个拨付10万元作为建设启动资金,项目竣工后根据经费实际投入额度、建设的品质标准、开放服务效能等情况进行综合验收和绩效评定排名,并根据排名情况按第一名8万元、第二名5万元、第三名2万元的标准拨付尾款。经费不足部分由街道、村自筹解决。杉木村、东湖村因搬迁等原因今年暂不纳入建设范畴,待条件成熟后再予以统筹推进。以此确保乡村图书馆高质量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像芙蓉区图书馆这样的区县公共图书馆正立足辖区实际情况,以多元化、智能化为抓手,做好制度化、立体化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建设,逐步构建专业性、系统性、长效性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助力实现精神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